PCB加工工藝基準 PCB設計基礎
- 發布時間:2025-06-04 16:55:26
- 瀏覽量:690
PCB設計與加工工藝基準的協同是確保產品可制造性、可靠性及成本可控的核心。以下從設計端出發,結合工藝能力的關鍵基準詳解:
一、設計基準與工藝能力的映射關系
設計參數 | 工藝極限 | 設計建議 | 失效風險 |
---|---|---|---|
最小線寬/間距 | 普通廠:4/4mil 高端廠:2/2mil |
信號線≥5mil,電源線≥8mil | 蝕刻斷路/短路 |
孔徑比(AR) | 機械鉆:8:1 激光孔:10:1 |
板厚1.6mm時孔徑≥0.2mm | 孔銅不均/破孔 |
焊盤-孔環寬 | 外層≥4mil 內層≥8mil |
BGA焊盤環寬≥6mil | 鉆孔偏移導致破盤 |
二、疊層設計黃金法則
-
對稱結構
-
例:8層板推薦結構
markdown
復制
下載
L1(信號)-L2(GND)-L3(信號)-L4(Core)-L5(信號)-L6(PWR)-L7(信號)-L8(信號) ↑ 銅厚對稱分布,防止翹曲
-
-
阻抗控制
-
誤差±10%需滿足:
-
介質層厚度公差≤±8%
-
銅厚按1oz實際完成35μm設計
-
參考平面完整(避免跨分割)
-
-
三、孔設計致命細節
-
通孔
-
非金屬化孔(NPTH)直徑比金屬化孔(PTH)大0.2mm(防誤鍍)
-
-
盲埋孔
-
激光孔直徑≥0.1mm,深徑比≤0.8:1
-
機械埋孔層間介質≥0.2mm(防層壓爆板)
-
-
反鉆設計
-
Stub長度≤信號上升時間的1/6(10Gbps信號要求stub<0.5mm)
-
四、焊盤與阻焊設計規范
-
SMD焊盤
-
阻焊開窗單邊大3mil(防焊料爬升不足)
-
0603器件焊盤內距0.8mm(標準封裝內距0.6mm易立碑)
-
-
BGA區域
焊球間距 焊盤直徑 阻焊橋寬 0.8mm 0.35mm ≥0.05mm 0.4mm 0.2mm 取消阻焊橋 -
金手指
-
倒角角度30°±5°(插拔應力緩沖)
-
阻焊退后距觸點≥0.3mm(防摩擦脫落)
-
五、電源完整性設計基準
-
載流能力
-
1oz銅溫升10℃載流公式:
復制
下載
I = k·ΔT^0.44·A^0.725 (k=0.048,A為截面積mil²)
-
示例:1mm線寬載流≈3A(ΔT=10℃)
-
-
平面分割
-
避免電源層出現<20mil窄縫(易蝕刻過度斷路)
-
相鄰電源域間距≥50mil(防電弧放電)
-
六、DFM(可制造性設計)檢查清單
markdown
復制
下載
1. 銅箔平衡:單層銅分布≥30% 2. 阻焊橋:QFP引腳間必須保留阻焊橋(寬≥0.07mm) 3. 拼板V-CUT:直線器件距V槽≥1.5mm(防應力斷裂) 4. 光學點:3個直徑1mm實心銅,周圍3mm禁布區 5. 板邊禁布:器件距板邊≥2mm(SMT軌道夾持區)
七、工藝補償設計
設計參數 | 加工補償量 | 補償原理 |
---|---|---|
線路寬度 | +15%(蝕刻側蝕補償) | 防止線寬不足導致阻抗偏高 |
鉆孔位置 | +0.05mm(鉆機精度補償) | 避免孔位偏移破盤 |
阻焊開窗 | -0.03mm(印刷擴張補償) | 防止阻焊上焊盤 |
八、高速設計特殊約束
-
損耗控制
-
選擇Dk=3.5±0.05@10GHz板材(如Megtron6)
-
表面處理優選低粗糙度沉銀(Ra≤0.3μm)
-
-
背鉆要求
-
Stub長度標注在鉆孔文件(例:THD 4.2mm)
-
背鉆殘樁公差±0.15mm
-
九、設計輸出文件規范
-
Gerber文件
-
層定義:RS-274X格式,單位mm(精度0.005)
-
阻焊層必須負片輸出(Clear為開窗)
-
-
鉆孔文件
-
含孔屬性(PTH/NPTH/盲孔)
-
槽孔需用多個圓孔擬合(長徑比≤4:1)
-
-
IPC網表
-
必須與Gerber同步提供(用于CAM比對防短路)
-
終極設計準則:
“設計即工藝” —— 所有電氣性能目標必須映射到物理可實現性。
推薦工具:
阻抗計算:Polar SI9000(含工藝參數庫)
DFM檢查:Valor NPI(自動識別間距違規)
熱仿真:ANSYS Icepak(評估銅厚分布合理性)
遵循IPC-2221A設計通用標準,高密度板追加IPC-2226,高頻板參照IPC-2141A。設計完成后必須通過三審:
電氣規則(ERC)
可制造性(DFM)
工藝極限(與工廠能力對齊)
免責聲明: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,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、排版、編輯,意為分享交流傳遞信息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,我們會盡快和您對接處理。
